Google Analytics小技巧集合

Photo of author
Written By CMO

精通GA”是一個很難定義的概念。如果你通過了Google官方的GA認證考試,那對你自然是相當有幫助的。但是有些其他重要的GA應用並不一定會在這些中規中矩的教程中學到。並且這些小技巧恰巧是使用GA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在以前的文章中HubSpot One曾提到GA的“真·安裝”,今天這篇博文會教你一些使你“脫穎而出”的秘籍。無論你是否已經掌握了其中的某些技巧都希望你能夠有所精進。

URL Tagging 網址跟踪

 

谷歌网址跟踪器 URL Builder
谷歌網址跟踪器URL Builder

這是多數中級用戶都知道的方法,基礎中的基礎。實用指數五顆星!對於某些已知來源的訪問,我們通常會使用URL Tagging。比如非AdWords的Campaign,由於缺乏了Auto-tagging,你會把你的URL上加上一些參數來表示。 Google提供了一個非常方便的工具URL Builder。只需把參數填入便可一鍵生成你所要的URL。這樣不管是度娘的推廣,還是某某媽媽的推廣,又或是自己的電郵你都可以輕鬆識別。媽媽再也不會說我不知道誰來家裡串過門了。順便一提的是如果你正在Google Play上做推廣,你也可以使用專用的Google Play URL Builder。功能大同小異,只是多了一個自動生成的二維碼。

Channel Grouping 渠道重組

渠道分組這個功能其實是這次GA更新以後新加的。如果你之前沒有註意過,那趕緊試試吧。對以往豪放的粗線條分組來講這項新功能提供了極為方便的整理效率。在電子行銷總監的必修課的那篇文章裡我們提到過“八仙過海”的概念,也就是各個流量渠道。對一個中小型網站的實際應用來說,把各個渠道分組也是必要的功課。當我們把所有已知的渠道流量打上標籤之後接下去就是把他們分組了。舉個栗子,你可以用URL Builder把每週精選郵件打上weekly+digest的標籤。然後呢,在Admin -> Profile -> Channel Grouping中編輯默認的Grouping模板(暫時不允許新建)。只需編輯Email,之後所有weekly+digest作為Campaign的流量都會歸為Email了!

GA新功能:重定義渠道
GA新功能:重定義渠道

 

Filter 過濾器

Filter是Google Analytics中很基本的設定。你可以用來排除一些IP,ISP甚至來自某些主機如Linux的訪問。我們每天都會被一些臟數據所困擾,那些小機器人會無時無刻地刷新著你的網頁。為了獲得更可靠的數據,你需要將這些數據去除。 Filter功能是非常直觀的,但是也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分享,那就是Advanced功能。

很多站長會被URL後面加不加斜杠”/”困擾,在GA中加和不加斜杠會被當成兩個不同的頁面。雖然你可以麻煩技術人員去設置好URL Re-Write但是如果能自己解決,不是更輕鬆麼?這裡就舉這樣一個例子,見下圖:

利用GA的过滤器自动添加网址后的斜杠
利用GA的過濾器自動添加網址後的斜杠

這個例子會把以非斜杠結尾的URL自動加上斜杠顯示在報表中並且不會影響到你所做的各種GET參數。這個例子同時是一個URL重寫的例子,且只在報表中起作用。除了Requested URI,你還可以對進行各種輸入和輸出。比如你可以把en_US,en_UK等語言統一成en。這是GA無所不能的自定義的另一印證!

Event 事件和Bounce Rate 彈出率

我們之前說過如果Goal不夠用了可以講究用Event來補充。但你還必須了解Event對Bounce Rate的影響。

最近我們網站受到了來自上海的不明用戶的攻擊。單看Bounce Rate才11.28%,絕對不像是機器人在訪問你的網站。然而看每次訪問頁面數和每次訪問平均時間就會覺得不太對了。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是的,因為機器人不單刷了你的頁面還觸發了你頁面上的Event。

机器人集中访问跳出率却很低
機器人集中訪問跳出率卻很低

我們先回顧一下Bounce Rate中的Bounce。大白話說就是被彈飛了,撞在牆上彈飛,沒有進行下一個頁面的訪問也沒有觸發任何Event。那麼我們知道這裡一定是後者,因為觸發了Event所以才會只有11.28%的Bounce Rate。

Event的方法是這樣的:

_trackEvent(category, action, opt_label, opt_value, opt_noninteraction)

其中最後一個參數opt_noninteraction是問你是不是“別把這個Event當做一個互動”,這個參數默認是false,也就是說只要觸發過一個Event,就不算Bounce了。正因為我們網站省略了這個參數,機器人刷了這個Event才不被視作Bounce,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查看是否是機器人還有很多方式可以驗證,比如他們一般都不會開Cookie,所以每次訪問都會被算作New User。我們查看數據的時候一定要火眼金睛。

或許是另一種Non-Bounce

我們說雖然不能作為KPI來看,Bounce Rate是很有效的發現一些問題途徑。 Bounce Rate可以一定程度體現用戶對你的網站提供的內容的興趣。對於某些網站,如Wikipedia或者有著很長文章的網站用戶往往會閱讀完文章以後離開。嚴格意義上講這不應該算作一個Bounce。舉個栗子,你能看HubSpot One的文章到這裡說明你還是對我提供的內容挺感興趣的。即便你只看了一篇就關掉了我的部落格,我也認為你不是一個Bounce掉的用戶(沒Bounce掉的一般IQ會很高Google Analytics小技巧集合)。我的Influencer考史克大師就提供了這樣一個方法(代碼是另有作者)。為了方便大家免於翻牆我貼在這裡:

var _gaq = _gaq || [];
_gaq.push(['_setAccount', 'UA-12345-1']);
window.addEventListen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testScroll, false) : window.attachEvent('onscroll', testScroll);
var scrollCount = 0;
function testScroll() {
++scrollCount;
if (scrollCount == 2) {
_gaq.push(['_trackEvent', 'window', 'scrolled']);
}
};

原理就是根據用戶的鼠標滾動插入Event,那樣就可以把那些實際上沒有被Bounce掉的用戶記錄下來了。

Site Speed Sample 網站速度取樣

老鳥們都知道,有一個方法_trackPageLoadTime可以使跟踪頁面載入時間。這個方法在2011年GA已經不用了,如果你的頁面中還有這句,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把樣本率修正為10%。現在,就算不加這句方法,GA會自動以1%提取樣本記錄時間。

對於小的站點來說訪問量不是很大,可以建議站長們把樣本率改大,甚至100%。只要用新的方法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setSiteSpeedSample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