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更準確的說是2019年底開始,一場影響著十多億人的浩劫讓本就不怎麼順風順水的廣告業受到了巨大衝擊。早在2019年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發布的《2019上半年台灣廣告市場回顧》中就統計稱2019上半年,台灣廣告市場整體下滑8.8%。今年的形勢無疑將會更加嚴峻。
儘管廣告行業相比線下餐飲、線下零售、電影、旅遊等行業還可以喘一口氣,但是實實在在可以稱得上一場危機。不過既然是危機,便是危與機並存,每一個廣告人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都需要對整個行業未來有所預判。
HubSpot One看來,疫情對廣告業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三點:
- 它加速了企業的數位轉型的進程,品牌的廣告投入將會更快地自線下廣告向線上廣告轉移。艾瑞諮詢發布的報告曾顯示,我國2020年線下廣告市場規模預計為1760億元,其中戶外廣告收入佔比達35.5%,是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轉移將不會體現在“此消彼長”,而是“此滯彼長”。所以從結果上來看線下廣告比重將會快速下滑。它的影響會帶動數字行銷在Dot Com時代之後的最大的快速發展。
- 它“強行收割”了更多非“數字原住民”的消費者群體,改變了他們的消費習慣。這些集中在60歲以上的人群在這場浩劫中學會了手機支付,APP搶菜,學會了微信醫院掛號。他們今後將不再需要通過子女下單進行數字生活和數字消費了。考慮到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在2018年的時候已經達到77歲,上海更是達到了83歲,特殊情況下的倒逼可能讓這些群體的更多地參與到數字經濟中來成為廣告受眾中的“新群體”。
- 它再次讓品牌廣告向效果廣告或者品效合一廣告過渡的趨勢提速。這種“一塊錢掰成兩塊錢花”和“必須對效果進行科學衡量”的觀念將會影響廣告主的媒體投放偏好。數字行銷中的大數據、人群細分、效果衡量等需求會更加突出,對廣告代理商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也會更加嚴苛。過去有兩種“隨便”的廣告主,一種是財大氣粗的“隨便”,還有一種是一竅不通的“隨便”,嚴苛的經濟形勢會讓前者更加謹慎,而讓後者淘汰消亡。
這場疫情可能打亂了你的行銷計劃,但是如果要大幅削減預算甚至停投的話那就矯枉過正了。正如BCG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報告中所言:“品牌應在復蘇到來前提前佈局,從而在疫情結束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前面HubSpot One就提到,這是危與機並存的時間節點。那麼作為品牌方,為什麼當下你更要去投廣告呢?
首先是便宜。大多數數字廣告位會採用競價模式。非常時期的廣告主數量的下降會讓競價的激烈程度下降,從而獲得比平時更低的CPC和CPM。在搜索引擎和一些垂直媒體上,這樣現象會更為突出。人們減少外出會增加更多的數字曝光的機會。此時的廣告庫存的充沛也會影響價格下降。根據電通安吉斯集團新發布的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及影響——當下與未來》我們也看到由於消費者都宅在家中,甚至電視節目在春節觀看人數也同比增長18%。
其次是SOV。不要因為短暫的產能跟不上就放棄了極佳的曝光機會。此時搶占市場的難度處於較低水平。積極地進行預售和種草可以讓你在報復性反彈季節來臨之前占得先機。當競爭較低時你更能夠通過廣告獲得聲量份額。逆行者不只是勇氣的體現,更多的是智慧的體現。在搜索引擎行銷中,CPC和點擊率的提升有助於提升你的廣告質量度,形成良性的循環。
最後是數據。對一些行業,尤其是B2B行業,獲得優質的銷售線索是整個行銷職能的最終目標。當你處在行業上游時,下游的企業對供貨方的偏好會降低,這是你獲得大量訂單的好機會。以往需要詢盤3家的,現在可能需要詢盤5家。即便是你無貨可供,你也可以通過詢盤獲得大量銷售線索為疫情過後鋪墊。你可以通過行銷數據庫的積累為今後再行銷提供數據支持。
如果以上三點可以說服你持續進行廣告投入,並且你能夠熬過這個寒冬,(優先解決現金流問題後,一樣是破產為什麼不放手一搏而要坐以待斃呢?)那麼在這特殊時期投放廣告要注意些什麼呢?
HubSpot One有這幾條忠告:
- 不要欺騙消費者,廣告中要避免誇張和無法兌現的承諾
- 謹言慎行,不要趁火打劫發國難財,充分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 合法合規,對明令禁止的,比如會引起人群聚集的活動要避免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言不盡思,再祈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