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品牌尚未形成之時,我們對品牌所做的努力可能局限於設計一個Logo,選擇一個標語。我們的行銷方式會從搜索行銷開始,針對我們自身的產品服務和用戶需求精準投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選擇許多關鍵字也會去投放競爭對手的品牌。舉個例子,假設我們提供的是雲服務,那麼我們會去對搜索“阿里雲”或者“AWS”的人群投放廣告。
這本身是一個正確的思路,因為你的品牌的日檢索量可能只是來自你自己和你的員工群體。這個階段是驗證你的產品服務是否滿足市場需要的階段,由於沒有品牌所帶來的助推作用,在該階段存活下來的狀態是彌足珍貴的。一旦我們驗證了這個沒有品牌附加價值的商業模式,我們會多一些“閒錢”。這些“閒錢”或來自於你的利潤,或來自於“親爹”或者“乾爹”,或來自於進一步融資。總之,這一階段開始,我們要開始建立我們的品牌了。
確定合理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從“小有名氣”開始的。修飾“小有名氣”的會是“在某一地區”或者“在某一人群中”。當我們一路從“精準行銷”走來,不可避免地會陷入“Performance Marketing”的迷局。此時我們的廣告渠道選擇可能會與之前的有所差異,我們會去投放一些並不直接產生轉化和訂單的廣告渠道。這些廣告就是我們俗稱的“品牌廣告”。品牌廣告並不是“無效廣告”或者“低效廣告”。雖然它的價值並不會短期體現在你的營收上,但是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依靠品牌價值的慣性持續發酵。
品牌廣告的目標受眾不僅僅是那些會最終轉化的消費者,還包括所有能與會被轉化的消費者產生共鳴的不會被轉化的消費者。
我們要適當放下“精準行銷”的思路,努力營造一種強烈的品牌印象。就如那些共享單車的廣告主真的在乎看到他們廣告的受眾會不會騎自行車嗎? “名利雙收”固然美好,現實情況下在短期內我們的財務損益表會很難看。在下決心投資品牌之前,我們要有這個覺悟。
找到衡量方法
既然我們有了這個覺悟,願意在一些“效果不那麼高”的地方進行品牌投資,那麼我們該如何衡量我們投資品牌的效果呢?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查看品牌的檢索量和談論數。 Google指數是很好用的工具但是對一些長尾詞和中小品牌並不適用。我們可以在Google推廣的關鍵字工具中進行查詢,如果你的首頁可以很好地展現在完全匹配的Google檢索中,那麼每天Google站長平台品牌詞的展現量也是很好的參考依據。對於談論數或者說提及數,我們可以在搜狗微信搜索和微博進行檢索。再有就是Google Alert這個筆者最愛的谷歌功能。我們可以及時看到自己的品牌在哪裡被提到。在衡量過程中,我們還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這些指標“都是可以刷的”!因此,對於第三方提供的數據,我們要更深層次地去理解、驗證。
控制有效頻率
HubSpot One在過去和讀者探討過傳統廣告學中的幾個指標,包括GRP,TRP和有效頻率。品牌的建立並不是僅僅薄薄一層覆蓋,而是對特定的人群進行多次投放。這些特定人群需要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發生共鳴,這樣才能起到最大化品牌投入效果的作用。如果你的預算有限,那麼你可以圈定一兩個城市進行試驗。滿足有效頻率是品牌廣告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它比似是而非的概念,如“品牌曝光度”實際得多。
選擇原生廣告
原生廣告(Native Ads)並不是植入廣告或者軟文。它是“根正苗紅”的廣告形式。這種源自50年代“Hallmark Hall of Fame”的廣告形式在互聯網時代因Facebook和移動行銷的發展而逐漸走紅。在國內,中小廣告主們可以選擇的包括多種平台的產品,如Google訊息流廣告、今日頭條、微博廣告、廣點通等。
選擇原生廣告的原因很簡單,它是互聯網廣告發展的新階段。廣告失明+ 廣告屏蔽技術+ 點擊率下降= 每年220億美元的損失。正常人已經看不到banner廣告了,那些稍不正常的人也不會去點banner廣告了。最終會去點的有三種人,看個熱鬧、同行、機器人。
原生廣告並不能帶來多少收入和直接轉換,但它是一種理想的品牌推廣工具。它可以克服我們上述三個展示廣告目前所處的困局。在人們獲取訊息碎片化,互聯網流量移動化的今天,“防不勝防”的原生廣告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滿滿的回憶
九十年代初那會,當筆者還用Walkman聽著磁帶那幾年,一盤磁帶一首曲子放完下一首曲子的前奏就會在心裡哼上了。電台節目中必定會出現的那幾個廣告就好像原始的進度條。再早些時候動畫片ED後每次都會出現某兒童護膚品的廣告。人的認知都是可以操縱的,如果我們可以選擇那些傳統媒體,我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所以若要問我如果不差錢該怎麼做品牌行銷,我依然會告訴你“上央視,上新聞聯播,上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