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固化(Metric Fixation)為什麼是數字行銷者的超級陷阱?

Photo of author
Written By CMO

Metric Fixation這個詞在中文中並沒有明確的翻譯,HubSpot One將之翻譯成指標固化並將在本篇與讀者探討。指標固化指的是用不恰當的指標來衡量效果而產生負面效果

指標固化(Metric Fixation)
指標固化(Metric Fixation)

對數字行銷者來說,我們已經習慣了量化效果和影響力。在組織中,不可避免地會有KPI或者OKR等指標來衡量我們的工作。推廣活動、行銷活動的效果必定會影響到我們的個人發展和報酬,因此指標固化的情況時有發生。

  • 為了追求低跳出率,PageView事件被自動觸發。
  • 為了追求低CPM,行銷者傾向於購買廉價但可見性低的廣告。
  • 為了追求高ROI,行銷者放棄對非核心人群或行銷漏斗上層人群的推廣。
  • 為了追求高轉化數,行銷者將轉化定義為更容易完成的事件。
  • 為了體現SEO效果,行銷者選擇廉價的代理並默許大量機器人訪問。
  • 為了達到數據的量,行銷者導入許多未經清洗的髒數據。
  • 為了提高出貨率,行銷者放棄對低價渠道的控制。

在企業中指標固化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某企業製定了明年發展的目標,首先確定了收入目標,其次在現有的成本基礎上縮減確定了成本目標,從而確定了利潤率增長的目標。導致的結果是管理層在考慮如何增長業績之前先開始考慮裁員了。遇到低利潤率的生意機會下面的人甚至可能會直接放棄。這樣完成收入目標的機會就變得更小了,形成了惡性循環。如果我們換作是定一個實現利潤的目標,雖然也沒有完全規避通過單純減少成本來實現利潤的問題,但至少讓更多人奔著收入的增長而去。

正面的例子同時存在。經營二手車交易的美國企業CarMax原先用營業額來衡量每個銷售的績效,結果銷售對高價車趨之若鶩而對低價車銷售機會缺乏重視,少不了會怠慢一些客戶。在把指標更換成賣出車的台數之後,不單銷售總額提升了許多,而且由於服務態度的改進,在市場上有了更好的口碑,因此更進一步推動了業績。

事實上,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指標固化的現象隨處可見。比如,在過去(笑)升學考試中不考的體育、音樂等非主課經常被佔用,學生也不重視;比如在漂亮國講究破案率的警方會更多屈打成招;在英國為了考量急症收治率(四小時內),許多病人會不讓下救護車直到醫院有信心在四小時內收治。只要有指標來衡量績效,就會出現一定的對策來“實現”指標的達成,這不只對數字行銷會產生危害,從上面的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不科學的指標制定甚至會危害社會。

十九世紀著名的物理學家威廉·湯姆遜曾經說:“If you cannot measure it, you cannot improve it.”(如果你不能衡量,你就無法改進)這句話被篤信為量化效果的起源,同時也使人們錯誤地認為只要去衡量了,或者只要可衡量,就一定能改進。到了上世紀1986年湯姆·彼得斯在這基礎上添磚加瓦:“What gets measured gets done.”。誰都會說“以結果為導向”這樣的漂亮話,量化本身並沒有錯,問題在於一種盲信。

The Tyranny of Metrics by Jerry Z. Muller
The Tyranny of Metrics by Jerry Z. Muller

傑瑞·Z·穆勒在其《The Tyranny of Metrics》(指標暴政)一書中指出指標固化表現在三個方面:

  1. 相信指標能夠代替從個人經驗和天賦獲得的判斷,且期望基於用數位化的指標與標準化數據的比較結果來代替這些判斷。
  2. 相信公佈這些指標(透明度)能夠確保機構能夠真正落實它們的目標(問責制)。
  3. 相信最好的激勵組織中個人的方式是讓可衡量的指標與獎懲掛鉤,這種獎懲包括物質上的(Pay-for-Performance)或者名譽上的(排名)。

這樣做的好處雖然顯而易見,它構造了一個透明公開公平的體系,但是同時讓數字行銷者成為了追逐指標的沒有感情的機器,從而扼殺了創造性。

穆勒同時給出了訊息扭曲的問題,說明了指標常常不能真正詮釋績效。

  1. 選擇衡量最容易衡量的指標。如,只衡量Last-click的轉化。
  2. 為複雜產出選擇簡化指標。如,用跳出率來衡量點擊質量。
  3. 衡量投入而不是產出。如,只衡量消費,而不重視轉化和歸因。
  4. 在標準化的過程中忽略訊息質量。如,只關心訪問而不深究其真實性。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要有遊戲設計,就會存在遊戲玩法。數字行銷者作為企業職能中的重要一環必須要克服指標固化。克服指標固化必須從遊戲設計著手。

遊戲設計者作為指標制定的一方要充分了解設定作為目標的指標可能帶來的影響,通常來說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1. 重“量”輕“質”。 Orders和AOV是否兼顧?
  2. 弄虛作假。買“贊”、“關注”、機器人流量
  3. “避重就輕”。對較難的轉化目標選擇性放棄
  4. 瞞報不報。報喜不報憂,對拉低整體績效的數據進行刪略

遊戲設計者要充分考慮這些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從而健全考核體制。考慮了這些方面之後我重新確立指標,對數字行銷者來說,我們要了解的是各個指標的影響因素,以及動態變化的可能性。

此外,除了效果行銷之外,在一些品牌行銷上,量化效果實際上是極其困難的。HubSpot One之前就曾經引用過Seth Godin的名句——“If you’re buying brand marketing ads, be patient. Refuse to measure. ”你可能需要花費比推廣本身更大的精力和資源來衡量品牌行銷本身。這時候“一根筋”地選擇一些指標就變得不可取,這一定會讓行銷活動本身“變味”。

抑或是為了避免指標固化,2014年谷歌不再在谷歌工具欄中更新象徵頁面權重的PageRank,這也是因為PageRank這一指標被SEO們過渡利用。當今,我們對每個網站的權重不得而知,但是谷歌同時會告訴我們衡量一個好的網站的標準。失去這一重要指標並不妨礙我們為做一個更好的網站進行SEO。在這個沒有透明度也沒有指標的的case中或許有我們應該借鑒的地方。

騎手們不該被困在系統中;官員們不該靠賣地提高政績;差評師不應該成為一種職業。數字行銷者們有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指標固化的危害並成為組織中的一股清流。